早期生涯
1908年,其父毛贻昌为他配婚与罗氏,但毛泽东始终不承认这桩婚事。
1910年秋,考入湖南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开始受到康有为、梁启超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
1911年春,到湖南长沙求学。
1912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全省公立高等中学校(今长沙市第一中学),半年后因不满学校教学方式而退学。
1913年春,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次年春学校并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
1918年4月,与陈叔衡、蔡和森等人创建新民学会。
1918年夏,卒业湖南第一师范学校。随老师杨昌济到北京大学,结识北大图书馆长李大钊,在北大图书馆任管理员,并逐渐转变为一位马列主义者,但有人认为,他主要接受的是列宁主义。
1919年7月,主编的《湘江评论》在长沙创刊。
1921年7月,与何叔衡一起代表湖南共产主义学习小组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冬,与杨昌济之女杨开慧结婚。
1923年6月,在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
1924年1月,在中国国民党第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
1925年10月,毛泽东代理中国国民党宣传部部长
1925年12月,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926年,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主任。
1927年,任全国农民协会总干事。
1927年3月,在《战士》周报上公开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927年3月,在武昌同邓演达等创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秋收起义到遵义会议
1927年8月7日,出席了中共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在会上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并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1927年9月到湘赣边界发动秋收起义,受挫后进入江西省井冈山地区,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与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受挫馀部在井冈山会师。
1928年秋,与永新县革命委员会主席贺敏学的妹妹贺子珍结婚。是时杨开慧尚在.
1929年6月,因各机构的责任分工问题与朱德有争执,落选红四军前委书记。12月再次当选。
1930年,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政治委员。
1930年12月到1931年9月,与朱德等领导红军反击国民政府三次大规模军事“围剿”,并取得胜利。
1931年11月1日~5日的赣南会议上,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建军和苏区工作中的观点和主张,被会议认定为是政治上的“非无产阶级观点”,军事上的“单纯防御”、“游击主义”,实际工作中的“狭隘经验论”、“富农路线”及“极严重的一贯右倾机会主义”。并解除了毛泽东中央苏区红军中的领导职务。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